百度十年產品經驗總結:產品經理九步法 |
時間: 2015/1/26 16:43:41 點擊: 24226 |
用戶,交易用戶;
電子商務:賣家,買家; 新產品:種子用戶,成長用戶; 老產品:初期用戶,成長用戶,衰退用戶,流失用戶; 等等。這個過程的核心就是抓住那些最重要的角色。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,角色的劃分,和產品的運營程度有關,運營成熟的產品,進入精細化階段,就需要更細的分解角色。 簡單用微博舉例:如按使用方式、生命周期把角色分為X軸Y軸兩維,那微博的使用方式可以是瀏覽信息用戶,發布信息用戶,還可以分得更細,比如發布信息用戶還可以分為個人、認證個人、企業、媒體、大V等,微博生命周期可列出種子用戶,初期用戶,成長用戶,衰退用戶,流失用戶等。 當我們把X軸Y軸一相交,就得到了很多的角色,上面列舉的微博角色,就能得到30種,當然,其中有一些角色是無意義的。很少有產品和有PM需要去分解幾十種角色,大部分情況下,我們把最重要的幾種角色拿出來就可以了。 第四步:變成用戶。每類角色回答以下兩個問題: 問題一:該角色為什么會使用這個產品? 問題二:該角色怎樣知曉和到達這個產品? 在分解完角色后,PM就需要把自己代入角色了,進行cosplay,充滿想象力的角色扮演游戲。 回答“該角色為什么用這個產品”時,我們會發現用戶的核心需求開始分解。我在《微信的商業模式與創業機會》( http://t.cn/zjaphLW )一文中提到過,用戶的核心需求就是一級需求,一個產品只會有一個一級需求,此外其它都是二級需求,二級之下還有三級四級。比如微博用戶看微博,就是一級需求(瀏覽),發微博就是二級需求(表達),發微博插入各種功能就是三級需求。 當我們分析微博用戶的核心需求“瀏覽自己關注的信息”時,第一個被分解出來的角色是“瀏覽用戶”,回答“瀏覽用戶為什么會使用這個產品”時,我們發現,這是因為有“發布信息用戶”,那用戶為什么會布信息呢? 當對微博角色和該角色為什么使用這個產品進行層層分解后,我們會發現,微博用戶是有多層需求的:
這些需求呈金字塔型,用戶數量逐層遞減,最頂端的是“自我實現的需求”,這些角色就是微博的大V用戶。他們在這個平臺上的目的是實現自我價值,于是他們制造了最優質的信息,決定了整個微博的生態環境,這就是新浪微博和其它產品所不同的獨特性。最底端的是“獲取信息需求”,這些角色就是微博的全體用戶,他們真正代表了微博的全部,包括商業化的夢想與未來。 要回答的問題二“該角色怎樣知曉和到達這個產品”是一個產品運營方面的問題。好的產品離不開運營,很多產品甚至以運營取勝。新浪微博在初期,為了請一個潛在的大V,可以派專人去香港兩周,就為了送給這個名人一只iphone,教會他用手機上微博。能夠準確的洞察自己最核心的用戶如何知曉和到達這個產品,并實施高執行力的操作,這就是新浪微博成功的關鍵。
本文標簽:百度十年產品經驗總結:產品經理九步法 |
上一篇: 寫給網頁設計新手的10條實用法則 下一篇: 2014年美國網頁流量最大贏家和輸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