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大頂級金融家給互聯網金融的八個核心方法論 |
時間: 2014/5/13 0:40:41 點擊: 10181 |
文/徐國允 微信號“徐富記” 這是5月10日“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”的《互聯網金融》專場中金融家的發言。內容略長,省去觀點部分,擷取對我們目前互聯網金融的從業者最有幫助的實操方法論,以饗眾友。 華夏銀行行長樊大志先生 【方法論一】努力把商業銀行的電子銀行打造成一個第二銀行,適應網絡需求的一個特定的銀行 第一是堅守安全的底線,永遠不能動搖,如果不安全了銀行業就沒了。 第二是放下身段去服務,你就得面對那些“屌絲”,這個詞兒我不大用,怕讀不準,你對基層老百姓對小型客戶要有一個好的心態服務他,否則這些一旦離開你的時候對銀行的挑戰是很大的。它的聚集效應很強。 第三是我們要學會針對互聯網特點來優化自己的產品,大家可以想想實際銀行以前有很多產品,類似于我們現在的“寶寶”,比如原來銀行推的定活兩便,原來有的零存整取,原來也有過7天通知存款,都是銀行在努力通過一種變相的改變周期期限來提高收益的產品,但是商業銀行有一個問題,就是沒有把這些產品按照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和客戶需求去整合提升。這些東西有很大的空間是可以做的,倒不是為了應對誰,我們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也是應該做這個。 第四是客戶細分,可能在座的人希望網絡的服務功能更強,但你們知道中國還有7%的人家里沒有電腦,有些人也需要銀行做柜面的面對面的服務,這也是不可或缺的。 第五是作為銀行的從業者也好,管理者也好,一定要學會從客戶的投訴批評聲中發現商機,投訴和批評我們的客戶將來都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商機 永隆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長、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 【方法論二】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應該尋求優勢互補 第一,因為互聯網金融,特別是大量的第三方支付的發生,它這個模式的第三方支付的客戶完成已經離開了銀行的賬戶,實際上它切斷了銀行和客戶之間原來的直接聯系。所以,我們可怕的不是第三方支付奪取了你多少份額,而是它把你銀行和客戶之間的聯系切斷了,我覺得這是我們首先感到危險最大的。如果一個銀行失去了對客戶直接的聯系,就沒辦法分析客戶的習慣和需求,一個金融機構如果不了解需求的話,它可能是最危險的,這是第一個。 第二,互聯網金融改變了傳統金融的消費方式,比如柜臺、客戶經理介紹,它是通過網上交易、網上支付和移動支付,使金融服務的可獲性、及時性、便利性成為消費者的主要選擇。這樣互聯網金融就進入了消費者日常的生活。現在互聯網金融有一個應用場景化,就是把看起來似乎沒有關系的應用跟具體的場景結合起來,以場景為出發點,把用戶的需求改變成為他們很有趣的,很有吸引力的這種方式。比如騰訊的搶紅包,背后實際上是綁定信用卡賬戶。所以,它這種場景化的營銷就使客戶體驗大大增強,這就遠遠比銀行的柜臺和客戶經理的介紹更能使客戶的黏度增加,這個是我們應該考慮的。 第三,互聯網金融因為互聯網是互通互聯的,互聯網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呈現開放性,它這種開放性就使客戶和我們的銀行能夠直接的進行交流,
本文標簽:六大頂級金融家給互聯網金融的八個核心方法論 |
上一篇: 臺灣:中國互聯網的處女地 下一篇: 谷歌收購Appetas以加強移動網站設計 |